24.4 C
Indonesia
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spot_img
Home休城散记休城散记-102 红色脚踏车的回忆

休城散记-102 红色脚踏车的回忆

雅加达 苏歌

80年代,祖父结束了从日据时代就开办的中药铺行业,那些炮制药材工具如碾槽、黄铜舂臼、大药剪等,还有百子柜药箱,都半送半卖出去了。迁来本市后,祖父母由我与妻负责陪伴终老;弟弟选择照顾双亲,前几年母亲搬到小妹那里养老;两年前父亲因急性前列腺肿大住院动了两次大手术,所幸庞大的医疗费得到政府BPJS津贴,医治了一年多,虽未完全康复,但日常生活、行走还不成问题。今因疫情持续,不能到医院复诊,只好遵照医嘱,每月按医生开过的药方自费买药来继续服用。

常听祖父开导:“早餐是金”,早餐吃粥已是我多年的习惯,粥是用五谷米熬的,隔三差五会轮番加一些少量的枸杞子、莲子、芡实、山药、山楂、红枣等。欣闻中国传承千年的经典古方在防治瘟疫中取得不错的成效,故在本地瘟疫肆虐期间,也加上防风、干姜、白术、茯苓、黄芪、甘草等中草药,不敢奢望能百毒不侵,但希望能提升正气、增强免疫力、起到防控病毒的作用。

瘟疫暴发之前,一大早老爸就会在全职保姆陪同下在村里溜达,最后转到舍下串门,逗逗小曾孙女,唠嗑一下,顺便也把粥拎回去当早餐。而今,疫情期间老爸不出门,这几个月来,我每天清晨踩着红色的脚踏车,带着熬好的粥,送去相隔几条巷子的弟弟家里。

昨夜又梦回故乡,又在那行人稀疏、似曾相识的街道上踩着红色的脚踏车漫游……

我的故乡宁岳是位于苏门答腊岛廖省英得其利上游河畔的一个小县城,一条宽百余米,由西向东的河从中流过,把它分隔成两部分,北边是村舍、果园、橡胶林;南岸是住宅、闹市、码头、商业区。昔日,黄昏时分,我和少年玩伴们经常一起踩着脚踏车,在城里仅有的几条大街上转数圈,枯水期间还能看到河湾的黄沙滩,树木葱茏、凉风吹袭,留下了几许欢乐时光。

1966年华校被封闭时念初中一,迫不得已转入印尼小学五年级读起。升上高中之后,踩着红色的脚踏车上学、回家。在这三年平庸、刻板的校园生活中,却也留下了几段不一般的经历,例如:参加同学组织的乐队到外埠演出;协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巴东、北干的学校观摩交流;还有在毕业考试时用“飞信传书法”把答案掷给后座的同学,助数理化较差的同学一臂之力。

高中毕业后因籍贯问题不能升大学,就离开故乡到雅加达寻找出路,不久后,那辆红色的脚踏车也随着货轮来到我寄宿的地方。我踩着它穿大街过小巷,经过一年左右的寻职和碰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幸被一间合板木业公司所录用,孰料竟然是“从一而终”,从1976年2月开始上班,一直做到2015年4月底退休为止。

写了一首打油诗聊以自慰:“离乡拼搏数十载,蹉跎人生今过半;抚琴清歌尽余欢,秃笔淡墨长相伴。”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走过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很庆幸这辆红色的脚踏车依然宝刀未老,还能与我一起驰骋,面对风雨、越过雾霾,走向未来。

今晨,我又踩着那红色的脚踏车送早餐,蓝天如洗,清凉的微风吹拂脸上,和煦的朝阳直射身上,感觉身心舒泰,美中不足的是戴上了口罩呼吸不畅,挺怀念疫情之前无拘无束的生活。一路上,我又想起昨夜的梦,故乡的滔滔流水,故居的温馨点滴,每天早上先祖父开门营业时,他摇晃算盘和敲打黄铜舂臼的瘦长身影,那哔哩啪啦和嘹亮清脆之声又在耳边回荡……(2020年9月8日)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