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综合讯)近日,中国电讯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成为舆论焦点。6月6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将任正非2019年的一则言论进行了翻译,其中“冲啊,边冲边杀,让鲜血染红我们的道路”一句话,引发了西媒的集体围攻。
事实上,上述言论是任正非在2019年1月18日召开的杭州研究所业务汇报会上的发言。他提到,“谷歌军团的编制不大,战斗力极强,要好好向谷歌军团学习。终端发展迅速就是采用了正确的方法,他们搞四组一队,实行三三制,实际上和谷歌军团是一致的。算法团队直接杀入到项目中去,一线既有算法又有数据,就容易突破。你们组织优秀的博士形成一个谷歌军团,扑上去,就可能把口子撕开。”
任正非呼吁华为的研发团队不能“关在深宫大院”,而是到战场上去,“杀出一条血路”。反观事实,华为的确在这两年内“杀出了一条血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层层围剿下,《日经中文网》在2020年5月对华为手机Mate 30拆机发现,中国产零部件的使用率按金额计算已经从25%左右大幅上升到约42%。与此同时,美国产零部件则从11%左右降到了约1%。截至2020年2月,华为已在全球范围内获91份5G商业合同。
而正是这句“杀出一条血路”被西方媒体误解为宣战口号。《华尔街日报》以“任正非撸起袖子准备和美国干架”为标题,甚至还在暗示任正非要“给女儿报仇”; BBC新闻网称华为发起了“媒体闪击战”;《泰晤士报》网站则称“华为创始人对西方宣战”;澳大利亚媒体《每日电讯报》则评论称,“华为威胁要让西方血流成河”。
《每日邮报》报道说,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创始人向西方宣战,告诉他的员工,在争夺全球霸主地位的斗争中,要向前冲,杀出一条血路。华为早些时候形容英国政府决定允许这家有争议的公司开发其5G手机网络,“就像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功一样,这是重塑全球格局的转折点”。
其实不仅是媒体,一些西方学者近日也在社交媒体上转载文章,指责任正非的相关言论。
但也有网民指出《华尔街日报》翻译错误。譬如有人指出,“杀出一条血路”是句常用中文俗语,就是“从困境中打开一条出路”的意思。
中国官媒新华社记者王子辰在推特(Twitter)上回应,说一家公司进入战时状态,并不意味这家公司会对谁开战。正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行为,华为才进入战时状态,它这么做是为了捍卫自己。“就从公开企业战略、公开高官内部谈话文件等角度来看,华为称得上是全球最透明的科技公司了。”
BBC新闻网也在6月10日发表文章,解释道翻译问题可能是“中西文化不同”导致。报道称,“中国人常说商场如战场,中国很多商人都喜欢用军事术语来形容公司管理和商业策略,有鼓励士气的目的。但在西方年轻人一代,这并不能被普遍接受。”文章也认为,语言文化在商业和政治中的可以起到作用。
也有网友直译英文俗语进行反击:就好比说《华尔街日报》的翻译“烂死了”,但实际是和“死”没有关系。也有人反指英语俗语按照美媒的直译标准,更加暴力。譬如美国俗语“试一下(take a shot)”,直译过来为“挨一枪”,“这难道不是枪械暴力吗?”
也有分析指,任正非的相关言论被西方媒体突出报道,凸显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时无法回避的中西文化冲突。
BBC报道分析称,中国人常言道:商场如战场。中国很多商人都喜欢用军事术语来形容公司管理和商业策略。在中国,这被公众广泛接受。对中国国内的员工,也许战场的军事词汇有鼓励士气的目的。
但对于生活在和平社会半个多世纪的西方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并不是都能普遍认同接受这种表述公司管理和商业策略的词汇。
比如上述被媒体突出报道的“杀出一条血路”,被直译成“blaze a trail of blood”,可能给人非常血腥和残忍的印象。这与华为在西方努力打造的科技、开放、友好、便捷、兼容等形象都不太一致。
BBC分析称,而《每日邮报》报道对任正非言辞及用意的解读,恐怕无助华为在英国的公关形象,更让人感受到中美关系里存在的火药味。或许,这也体现了语言文化在商业和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