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一艘下沉的船推至安全的地方。尤丝拉在海中游了三个小时。而现在,她为世界上每一个难民游泳。你是鼓舞着我们所有人。”这是联合国难民署写给尤丝拉·马尔迪尼的一篇推文。
东京奥运会,来自叙利亚的马尔迪尼代表难民队,第二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她的成绩并不出众,你甚至很难在积分榜中找到她的名字——东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预赛,马尔迪尼游出1分06秒78的成绩,无缘淘汰赛阶段。虽然成绩不佳,但这位叙利亚的姑娘能站在东京,显然已是传奇——对于她而言,游泳不仅承载着她与父亲的梦想,更在险境之中救下了她和同伴的性命。
今年23岁的马尔迪尼出生在叙利亚。4岁时,她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游泳。“我还不会走路就会游泳了,我们一直游泳,运动是我们的出路,这给我们创造新生活的想,当我们放弃梦想时,我们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2015年8月,17岁的马尔迪尼和战火纷飞的叙利亚显然不是培养游泳健将的好地方,马尔迪尼便不得不面对极低的水温与停电的生活,有时甚至会因为炸弹袭击而无法进入泳池。为了自己的游泳生涯,马尔迪尼不得不背井离乡。2012年,马尔迪尼的家在达拉亚动乱中被毁,这是战争初期最严重的袭击之一,造成数百名平民伤亡。有一天,一枚炸弹撕裂了她所在的训练中心的屋顶,两名游泳运动员命丧现场……
姐姐萨拉决定离开叙利亚,“我们当时在一艘橡皮艇上,那艘小船本来是用来度假的,只允许乘坐7个人,但我们是20人。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是超载导致小船坏了,行使15分后马达停下来,不再工作了。”生死关头,马尔迪尼跳进冰冷的海里,与她一同跳进海里还有她的姐姐以及另外两个人,她们一起下水在大海里边游边推橡皮艇前行。马尔迪尼还未曾通过游泳这项技艺获得过什么显赫的荣耀,但这一次却依靠它挽救了20个人的生命,“我之所以讲我的故事,因为我想让人们明白,体育救了我的命。”
“我最初拒绝了成为难民奥运代表队的邀请,因为在我看来难民是一个负面词汇,但当进入里约奥运现场时,一切都变了。那一刻我告诉自己,这是我要为之奋斗的团体,我将永远为他们而战。最重要的事情是——难民也是正常人,他们是人,他们有梦想。“
里约奥运后,马尔迪尼被任命为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她和她姐姐的故事改编成电影《游泳者》,将于2022年上映;她还写了一本名为《蝴蝶》的书,详细描述了她的生活经历,特别是离开叙利亚和她的游泳生涯。在东京,马尔迪尼的奥运之旅虽然止步于第一场预赛,但对她而言,早已更清楚肩头的使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