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雅加达讯)国内纺织业正面临进口商品的猛烈冲击,许多企业因此不得不关闭,造成行业损失。
据印尼长丝纤维与纱线生产商协会(APSyFI)主席勒德玛(Redma GitaWirawasta)表示,由于进口商品和走私商品的涌入,国内纺织业的附加值未能实现最大化,预计纺织行业的经济损失将达到235兆盾。
勒德玛指出,尽管纺织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尤其是在提供附加值方面,但过度的进口和走私商品侵蚀了行业的发展空间。他解释道,如果以每0.30公斤价格为5000印尼盾的原材料来生产纺织品,最终每公斤成品的附加值可高达10.4万盾,附加值率高达200%。这也意味着,国内的纺织行业如果充分利用这些附加值,其经济贡献可达到235兆盾。
根据APSyFI的数据,截至2023年,国内纺织品需求量达到226万吨,预计纺织行业每年可为印尼经济贡献高达235兆盾。然而,随着进口商品的涌入,这一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勒德玛进一步举例,印尼每年从国油购买近60万吨PX原料,这一数额的总价值接近10兆盾。如果将这些原料转化为服装生产,则能够将其经济规模提升至235兆盾。此外,纺织行业对政府税收贡献巨大,勒德玛估计,仅增值税就可为国家带来每年25兆盾的收入。
不仅如此,纺织行业的税收贡献还体现在棉花进口增值税上。据了解,印尼2023年棉花消费量达到611,550吨,收购价为每公斤31,000印尼盾,这意味着棉花进口为政府贡献约18.95兆盾的税收。
勒德玛强调:“单单增值税就能为政府带来25兆盾。纺织业不仅对国民经济有显著贡献,更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口商品对行业造成的冲击,使得这一重要领域的潜力未能完全释放。”(INT/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