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浙江台州电)有点“老”的浙江台州府城,如今越来越“出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互促互进”,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台州府城所在地——浙江省临海市提速文旅融合的“新解法”。
作为一座“活着的古城”,其如何在中国众多古城中“出圈”,既能持续引流,亦能产生增量?
“守与进”的自觉
“烟火味十足”,这是到访此城的人的普遍评价。
面积3.12平方公里的台州府城里,主街三纵三横,延伸出50余条小巷,生活着2.8万居民。“主客共享”是台州府城最大的亮点。
“不能把原住民一赶了之。”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王荣杰说,传统的街坊生活也能成为游客眼里的一道风景。
遵循“修旧如旧、以存其真”,临海一以贯之,不断完善景区建设与服务,把社区建成景区,让景区融入社区,上演着古城新生“守与进”的自觉。
“以前,电线跟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排水系统也老化了,我们住着不安全、不方便,游客体验也很差,抬头是晾晒的衣裤,路上是乱窜的电瓶车。”紫阳街居民罗素英说,现在这些烦恼都没了。
“留与拓”的自立
如何让文化填满古城?临海以文化自觉,于“留与拓”之间,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
兴善门外广场,身穿一袭红衣铠甲的演员表演着戚家军鸳鸯阵;西门街状元第内,身着唐装的临海词调表演者正吹拉弹唱;爬上台州府城墙,戚继光发明的双层空心敌台至今气势依旧……
一场非遗复兴、恢复老店行动在古城里兴起,剪纸、草编、制秤等可体验式的传统非遗被拉回大众视野。
66岁的蔡雪贞是非遗“永利木杆秤”第五代传承人,做了一辈子秤的她如今多了研学课程老师的新角色。
“非遗传承过去是‘只会做、不会说’,文旅融合发展中,我们特地保留这些非遗项目,进行活态化展示。”临海市非遗协会秘书长沈建中说。
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独特韵味是古城彰显个性的关键。王荣杰说,“文旅融合过程中,我们既要弘扬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培植现代文化元素,不能倚老卖老。”
以台州府城为舞台,临海正营建起一批文化阵营,呈现当代优秀文化。如今,筷子、钟表、刺绣等主题博物馆,书店与民宿共生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变与思”的自信
台州府城活跃着“最新鲜”的业态,沉浸式旅游在此崭露头角。
“没想到走在老街上,还会邂逅机器人。”游客范静沿台州府城墙一路攀登,Magic拍摄机器人和沿线的摄像头捕捉到她旅行的精彩瞬间。她扫扫二维码,就自动生成了个人旅行Vlog。
基于临海历史典故和特色名胜打造的实景交互式剧本颇受年轻人关注。“互联网+”赋予古城新内涵,博物馆引入了AR导览、AR体验、AR文创等让沉寂的历史发声。
夜幕下,巾山如镶嵌在古城中的夜明珠,山塔辉映。东湖与古长城遥相呼应,山水相依,亭台如画;赤城路上,西门街2号乐队唱起了他们喜爱的民谣;余丰里,爱书的人与百年院落、千年古城、万本好书同眠……
王荣杰说,未来将打造更具临海韵味的网红地标、网红品牌,凸显台州府城特色,并建立持续更新的城市新鲜感,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引领时尚文化潮流,让更多人“说走就走到临海”,更愿意“择此城而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