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经验就像收集邮票慢慢逐步增加和累积成多元丰富。每一年的两岸师资教学培训活动我都会尽量拨冗放下工作参加学习,也尽量争取机会赴两岸参加研习活动。限于各种问题方面,名额确实不是太多,也要轮流分配给其他地区的华教人士,我算很幸运争取到赴厦门;福州;长沙和台北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活动。教学需要自己搜集资料,把华文功底知识掰开揉碎,深入浅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无定法,学习有步骤和方法。
今年全球疫情严峻,暂时无法赴两岸参加研习会,也无法举办活动参访。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培训教学活动开始改为通过网络视频交流。第一次由印尼雅加达巴中校友会承办负责联络中国首师大主办单位,雅加达巴中校友会林主席凤英女史;文教部陈主席美致女史是本届单位主力军,还有王燕老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协助鼎力完成任务培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主办单位中国首师大院长韩梅女史;李副院长秉震先生;主任康阳先生在2020年9月9日雅加达时间6.40分通过腾讯会议在网络视频开幕与大家相会,印尼全国各省市华教者线上研习,参考了16天的课程表,内容还蛮丰富多元,相信将给印尼全国各地华文教师增添许多学识。
当初接获信息,我费尽周折通过苏北想参加都无法报名,通过雅加达、万隆和泗水同仁也几乎得到相同的答案报名人数众多无法接纳了。原本是没有希望了,突然与一位朋友聊起他说他已经报了名,可是他工作时间抵触,恐怕无法跟着课程学习,我就征求他的意见可否把你的名额转换成我的名字?他答应了,不过,他不晓得需要如何办理,在哪个部门更换名字的手续。没关系,我一向来做人是不插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性格,现在有了名额我再与承办单位要求更改名字一下,我相信单位是可以通融也很乐意协助的。再次厚着脸皮向承办单位拨电话,单位听了很洒脱就给我加入了群聊组里,我的希望有了转机,也有了生机,这次咸鱼翻身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不怨恨当时四处碰壁没有办法帮助到我报名的朋友,我也了解僧多粥少名额有限的情况,听说,这次有500多位报名,很多人没有机会跨入会议室门槛。我很同情那些争取不到名额爱学习的同仁。我在2001年曾经一样没有跨入教室参加活动听课被拒绝于门外的伤痛与失落感。
我们海外华裔与祖籍国都是血脉脐带相连的,曾经断绝失去联系32年,华文在本地有些语用已经开始产生变化转移的趋势,因为缺乏规范的语用指导,形成了与当地主流语言融合混淆使用,没有严格去区分出来,例如:“一杯热茶”,本地华人会说“一杯(烧)茶”;“请稍等候”,这里说成“请等一下”;“不要紧”很多人说“不用紧”;“上哪儿去?”本地使用“你要去哪里?”“随意你”本地会说“喜欢喜欢你”;“不知道”和“不懂”;“理解”和“了解”混淆使用等等,这样下去交流上会带来很多阻碍和困扰,今天有机会接驳回这条主轴线,需要赶快纠正华文谬讹和不正确的使用法,希望祖籍国继续举办接下来的网络视频活动来挽救这片曾经荒芜了32年的华教工作局面,赶紧架桥铺路,早日完成一带一路的高铁通车,搞好经济保家卫国,深深地企盼。(完)
作者:晓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