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椰城讯)自冠病爆发,几个月来,我们这群家住雅加达珊瑚新村南部小区的“老运动员”,也和无数习惯了晨运锻炼的朋友一样,不得不长时间闷在家里,个个都为被迫中断了每天早上结伴而行的快步健身而烦恼发愁。原以为疫情可能很快就会过去,没想到病毒肆虐了三四个月仍在蔓延。难道就这样闷到发疯,浑身上下关节生锈,遥遥无期一直等下去吗?
当然不能!后来,我们看到有专家分析:“ 对于生活在低风险地区的人们来说,可以适度参与跑步和健步疾走,最好是在公园、运动场等地方,这里不仅空气质量好,而且路面平坦,有利
于健康。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晨运者最好做到相互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专家所言,正合吾意。我们的小区虽然不是公园,但环境及道路设施却与公园相差无几,而且
由于保安严密,很少有外面的陌生人进入,应该说比较安全。于是,笔者便在Wa 群组和陈秋河、江文政、黄新勇、李副生、谢秉良、李光成、陈光兴、陈万能、林丽生、梁来卿、许吴
庆、谭光兴等十三太保—— 13 位老伙伴们联系,提议大家适当出来松松筋骨。就这样一拍即合,我们终于戴着口罩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
清晨的小区,路上车辆稀少,行人不多,大家因为都有了一把年纪,又严严实实戴着口罩,所以不适合跑步,只是轻快地步行。老友们三三两两,保持着距离,彼此点头致意,亲热地打着
招呼,终于能够见面,人人眼睛里都仿佛漾出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如今已坚持半个多月,大家都觉得自己像换了个人,感觉一整天都元气满满。
几圈走下来,经常会浑身发热,气血通畅,而且不需要器械,只要能大步流星就是最好的锻炼。身体出出汗,心情很是舒畅。我们这些人恢复了早上出来运动的嗜好,但是还是坚持疫情期间的防范措施,戴口罩、勤洗手,运动回来马上换衣服,热水洗澡,再晒太阳,不让病毒
有可乘之机。大家只是结伴走路,虽然也没有像从前那样聚在一起喝咖啡吃早餐,但是却收获了同样的好心情。
老伍今天把抗疫期间别样的经历与感悟分享给读者,希望也能给各位朋友带来有益的启示。当前疫情虽未结束,但是民众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紧张,而是多了几分从容,准备和病毒打持久战。在政府安排下,各行各业也在有序复工复产,无论如何,人民总得吃饭,生活总要勇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