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2, 2025
Home文友庭院夏夜露宿的时光

夏夜露宿的时光

儿时的夏夜,低矮的蓝瓦房三面不透风,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屋内热得像蒸笼。于是,吃过晚饭,携着草编凉席,拿着粗布床单,四处寻找适宜的睡眠之处。
打麦场是首选场所。在高高的麦秸垛下掏几把麦秸摊在地上,铺上凉席,就是一张床。此时,被炙烤了一天的场地还蒸腾着热气,不能马上躺下入眠。大人们就席地而坐,拉家常,侃大山,说笑话……小孩子们则捉迷藏,跳山羊,丢手绢……直至热风刮成了习习凉风,皓月当空,我们才回到大人身边,仰望着湛蓝而高远的天穹,体验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境,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仲夏苦夜短,感觉还没合上眼,雄鸡就报晓了。睁开惺忪的睡眼,摸一摸头发,感觉湿漉漉的,那是露水留下的痕迹。不过,小孩子不用起那么早,沐浴着晨光再做一个香甜的梦,露水一会儿就无影无踪啦!
大树下也是不错的选择。夜幕降临,家门口的槐树下、池塘边的垂柳下,大队院里的梧桐树下,都三三两两地散布着纳凉的人们。因为上面有层层叠叠的树叶遮挡,所以没有露水的侵袭。但是,大树是蚂蚁、天牛、金蝉等大小虫子爬高上低的好去处。为了避免和它们亲密接触,人们或搬出木板床;或拉来架子车,另一头用凳子支着;或抬一块宽宽的门板,四角用砖头垫着。当然,也有胆大的,直接在树下扫出一片空地,凉席一铺,就是一夜的安身之所。大人们海阔天空地聊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玩耍。叫嚷了一天的蝉儿发魔怔似的不时高歌一曲,池塘边的蛙叫声或高亢或低沉,或悠长或短促,别有一番情趣。
麦场上、大树下睡腻了,那就到瓜田里睡一宿吧!夏天是西瓜成熟的旺季,为了防止劳动果实被别人不劳而获,夜晚得有人看着。西瓜既解渴又充饥,我们都很乐意跟着大人去看瓜。瓜棚很简陋:用几根木棍搭个架子,上面铺一层厚厚的玉米杆或稻草,四面都是空的,中间放张木板床。瓜田上方,银河浩瀚,流萤飞舞;瓜田中,卧着一个个又大又圆的瓜宝宝。蝈蝈、蟋蟀、螽斯、纺织娘等昆虫竞相展示自己的歌喉,那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动听,汇成了大地的诗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鲁迅先生的这个句子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深刻,就是因为我也像闰土那样有过看瓜的经历,只是,我从没见过猹是什么样子。
时至今日,好想再回到儿时的夏夜酣睡一场!

作者:赵秀坡

RELATED ARTICLES

月落湖

秋凉好读书

生活是美好的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