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坐在书房里,看见电脑里一张我在马来西亚过中秋的合影,勾起了我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中秋的回忆。
2018年中秋节,我第一次去马来西亚。在偏僻原始森林里,有高温暴晒与大雨滂沱,有蚊虫叮咬与蛇蜥侵扰……这是马来西亚巴林基安2 ×300MW燃煤电站工程项目的环境,有一支工程建设者,正在开展形式多样中秋庆祝活动。
中秋夜,为了让大家过一个特别的节日,项目部的同事们经过周密安排,一起布置活动现场。餐桌上摆满了糖醋松鼠鱼、可乐鸡翅、醋溜土豆等菜肴,香气扑面,没想到平时穿梭在钢筋混凝土之间的建筑人掌起勺来也这么游刃有余。在迎庆中秋节聚餐宴上,一声宴席正式开始,大家开怀热闹满堂。为使欢庆宴具有中国文化底蕴,主持人一上场就给我们诵上了李白的《静夜思》。随后,项目其他人开始了诗词大赛。
有人朗诵《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有人朗诵《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位外籍员工朗诵了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引起了我们的拍手称赞。借着佳节,望明月赋诗祝兴,个把小时的联欢后,我们相互道着祝福,欢声笑语中把气氛推到了高潮。建设者们身在异国他乡,在一片原始森林里,通过艰苦创业,工程烟囱外筒壁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胜利封顶,外筒高164米、内筒高170米的它,成为加里曼丹全岛最高构筑物。在他们心中建好工程,造福马来西亚人民是最自豪快乐的。中秋夜各种有趣的庆祝和风俗活动,在他们的笑脸中凝成永恒的快乐。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夜幕降临,我在工地仰望皓月,让我也思潮起伏。我的同事和工友辛勤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放弃了与父母团聚的机会,放弃了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放弃了与爱人相约的机会……他们是建筑人,是一群奋战在异国他乡的普通人,而我也始终相信,“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无论是寄托给满月的愿望,还是互相的良好祝福,这就是我们建筑人异国他乡的中秋节!
作者:梁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