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芝卡朗讯)进口产品仍然充斥着国内药物原料(BBO)产业,进口量达95%。因此,政府正试图通过国药Kimia Farma公司推动国内药物原料产业。国药Kimia Farma公司总裁大卫(David Utama)目标是到2024年生产28个国内原料药,因此可减少20%的进口量。他3日(星期一)表示,如能够实现药物原料进口的减少,政府可以节省高达3.7兆盾。从2020年开始,每年药物原料的生产都会抑制进口。不仅如此,这一步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韧性而采取的措施。直到现在,我国仍处于新冠疫情时代。因此,这一战略举措旨在鼓励我国在医药行业从上游到下游的独立性。
PT Kimia Farma Sungwun Pharmacopia公司(KFSP)总裁Pamian Siregar表示,到目前为止,从商业角度来看,国内药物原料仅用于Kimia Farma生产需要,因为存在一些挑战。国内药物原料的价格比进口原料贵25%左右。因此,卫生部通过资助的方式协助制药业,推动相关公司加强药物原料供应。另一方面,政府对国内药物原料生产采取措施,不是为了与中国和印度等国外生产的药物原料价格竞争,而是为了国家安全。因为进口的价格更便宜,其生产是针对全球的需求。KFSP是一家全国生产的工厂。所以,除了商业需求,还需要看国内药品需求,尤其卫生部。“比如艾滋药,还是需要进口。在全国范围内,价值不大,但是卫生部长希望这些在国内生产,以防万一。我们也在生产,所以需要多少也会有所不同。”KFSP地区有两个生产基地,包括专门生产碘的工厂和多功能工厂。碘生产每年可以达150吨。多功能工厂则在每年在70-100吨的范围内。(Int/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