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日子过得快,用时光流逝、时光荏苒,光阴如箭等等的形容词可多了,近日对这些句子很有共鸣。
可不是吗,近来也不知忙什么,想做的事,要做的事,很多都没有做好,眼巴巴地看着天上月亮有时像眉毛,有时又圆呼呼,而一个半年就这样不见了。路上记载着自己回忆的建筑,渐渐消失。一天,蓦然惊见一座座新大厦已轰然而立。身边那些曾几何时还不到半米高的小人儿,现在已飙升至你肩膀。这下可晓得那时光的威力。
反观自己,文章写了这么久,却应了不进则退这句话。文章没能按时寄出,还常用董桥先生的一句,写文章“贵随意贵随兴”来自我安慰。
其实,让自己的感觉带着,让一个一个字跳出来,列成一篇文章,然后变成铅字,那的确是种乐趣。至于文章文字好坏,“那是本身的修养与养份,读多少书,得到多少营养,都潜在自己身上”。这也是董桥先生说的。所以,想把文章想好,没有捷径,这条路是漫长的。
再说阅读,当你读到一本好书,那种快乐是难于形容的。如今买中文书籍非常方便,还可以在图书馆借。
发现了世上有好多好多的好书,都是自己未读的。虽然自己阅读的爱好不减当年,但是,任由未读的书躺在书架和桌上,倒是近几年才有的情形。这该是自己时间管理的问题,一半也因长了辈份,总不能在大家都忙或聚集时,自己还一书在手独乐乐吧。
其实有不少书,我都是在车上途中读完的。只是近日在路上,拿着书却又在看风景看建筑看人。对着常年经过的路上景物,看不厌吗? 的确是看不厌。虽然那车窗外大桥还是大桥,歌剧院还是歌剧院,海还是海。可是当这些景物让季节气候打扮,再彩上自己的心情,就会让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感受涌出来。
而同车的人,大都是从此不复再见。默默地听着他们各说着带有每处地域不同腔调的英语、华语印尼语,自己也爱漫游在那些听不懂的语言中,猜测其国家与谈话内容。静静阅着那些不说话或说话的乘客,欣赏女人。近几年,才发现女人是这么美,青春少女不用提,甚至中年老年的她们。原来,每个年龄都有其美。也常用眼角瞄瞄每个人的脸,一边在想漫画家是如何找出人的特征来画漫画人物……就这样常常到了目的地,捧着的书,只看了几页。
不过,我还是会见缝插针地作一篇两篇的阅读,“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这是中国作家周国平说的。除了不想自己面目可憎,更希望的是能终身拥有这个美好的身份。
好,继续追赶着那乘了火箭的光阴。
作者: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