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把“锅盔”这俩字写出来的时候,总感觉这不是吃的东西,倒很像一种兵器。
这种美食主要出现在湖北地区,据说由于古天门外出谋生者众多,因此将锅盔传到了其他地方,并作了其他变化,如夹肉夹菜等。但是天门人直到今天仍喜欢这种只沾少许蒜苗和大量芝麻的“原始锅盔”。儿时的我在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长大,很喜欢吃锅盔,特别喜欢闻锅盔一出炉时的那个香味,咬一口,满鼻子满嘴是小麦面的香。如果冷了,放在自家炉灶上烤烤即可,香脆无比。我所见到的,吃过的锅盔有芝麻锅盔、葱锅盔、冲担锅盔、猪油锅盔……
锅盔其实就是一种烤制的面食,形状还很像鞋垫。烤炉也非常粗鲁,就是一个废旧的油漆桶,装备是简单了点,但主要还是看工艺。做锅盔这东西非常讲究团队配合,2个人才能把上等的锅盔做出来。一般都是夫妻档,女的做白案,就是负责揉面,不断将一团团发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觉得满意后,包好馅再放在一旁醒着,大部分卖的都是猪肉韭菜馅。别看摊子小,技术含量可是很高的。首先做锅盔的手要耐烫,要用手拿着和好的面伸进像烤红薯的烧热了的铁炉子里,炉子口也就能伸进一只胳膊那么大吧,在胳膊、手不被烫到的情况下(基本没什么保护措施),把面贴到炉壁上,注意不能掉下来,速度要快,让面受热均匀,几分钟后再把它从炉壁上取出来,锅盔就好了。
逢年过节,久居城里的人回到老家或游子们回乡探亲后,常在返回之前买上十来个锅盔带走,其思乡之情可见一斑!
又是一年快过去了,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因为放假了,我就可以回到熟悉的故乡去品尝那可口的锅盔。
作者:梁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