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 袁霓
三月,印尼开始发现新冠病毒疫情,从发现两宗开始,确诊数目字每天直线上升,如果工作业绩上升倒是好事,可是,疫情的不断上升,徒让民心恐惧。政府的决定时常左右摇摆,为了经济层面的考量,决定不封城,而是隔离,尽量不出门,宅在家。这一来,所有的工作都拖延下来,生活的中心变化,追求的目标也变化。时间好像也变慢了,在放慢脚步的日子里,我们都在学习如何面对。
疫情一开始,印华作协文友就决定设一个栏目,专写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感想、人生感悟等等,并收集成册,为这个我们不幸赶上的历史事件,留一个记录。这个工作交由印华作协研讨部来策划、整理。在考虑了很多书名后,我们决定用《放慢脚步的日子》。
这次入书的作品,有老一辈的,也有年轻一代的。除了印尼国民,也有居留在印尼的中国侨民。也有离散在国外的印华文友。
这次编辑部收到的稿件有150多篇。收到的稿件,最多的是散文有77篇,小说27篇,诗歌48首。
后来我们采用的稿件大约占半数,共75篇。最多选入的是散文,有38篇(其中有几篇编辑把它合并)。小说21篇,诗歌16首。
从中可以看到,诗歌入选率最低,小说最高,散文列中。
诗歌是印华文坛最脆弱的领域,从投来的诗稿中凸现其弱势。文友投来的诗作中,多是仿古的格律诗。说是仿古,一是没严守旧体诗的规律,二是诗歌语言表现较差,遣词造句多用颂词贺句,惯用对联式话语。内容多是直接论时议政,不见比兴,一赋到底。诗意不强,有些陷入打油诗的格局里。
众多文友发来的新诗,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不够含蓄,少用意象,失去了语境和意境。好多诗作属于政治抒情诗,采用直白的歌颂式话语,沦成口号式的诗歌。或者太多用成语词汇或大众俗语,失去了诗应有的独特语言。
散文不得已淘汰了半数。部分文章谈众所周知的疫情状况,而这些资讯,我们每天都已经从各种各样的媒体中获得,没有独特的解读。重复太多同样的题材,只好割爱。有的作者采取了另类的表达方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二是好多文章写出了日常的琐碎事,写贴身事件,本来是散文的本质,可惜好多文章写得太散,没有重心,就写成流水账。
小说算是选中率最高的,只淘汰6篇。而其中没选入的三篇,也是因为同名作者的作品太多了。看来,印华作者在小说领域是有潜力的,可惜是写小说的作者不多,来稿太少。
总括起来,语言的粗雅和文句的通顺,没有成为这次甄选稿件的准则。好多淘汰的文稿,文句其实都比入选的强。内容是我们主要准绳,我们编辑部同仁会对入选文章中的文字作适当的修改。
这本疫情文集,很快就要出版,非常感谢众多作者的热心赐稿。如果稿源不绝,我们会先刊登在《休城散记》专栏中,再斟酌出版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