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华
40余年生活在大都会,他不敢自夸踏遍雅加达,但说走了半个雅加达一点也不过之。
近日,读了国外最畅销华文政论杂志一篇由学者林沛理所撰写的《一些失去的东西》的短文,文章虽然不太引入注目,谈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他觉得作者对疫情期间的生活有着很细微的观察,写得也很实际,很贴切。
该文大意是这样写的:握手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接受和实践,甚至其已成为文明社会开放的象征。
自去年年底新冠肺炎爆发以来至今多个月,是时候盘点一下我们因它而失去的东西。比方说,握手作为社交仪式基本上已经寿终正寝,起而代之的是令看的人和做的人同感尴尬的所谓“拍肘”,这不是小事一樁,握手之“死”,至少值得《纽约时报》一类自重的传媒写篇认真的讣闻。
的确,诸如林姓学者所讲的,握手这个最普遍,最常见的人际交往礼节是在这次瘟疫中溜走的珍贵东西。如今各自都戴着口罩的人,既是相识的亲友见面,不时也不知如何来作表示,没有了人情,感性,更遑论热情了。
对于文中所讲的在现阶段疫情所冒现的“拍肘”见面礼,他与文章作者乃有同感,其不仅令人尴尬,也不雅观,同时仍存在肢体的接触,不符合疫情下人与人必须有两米距离的规范。
只是可惜,林氏在叹息握手之“死”之余,其却忘记了提及还有一种更高尚,历史更悠久的文明,可以作为替代,那就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拱手礼。
这种在华人民间见面或约会朋友,双方告别等,拱手表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的礼节,不仅雅观,同时非常符合目前人与人必须有两米距离的规范,其应该予以推荐。
如所周知,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疫情发展很凶猛,截止昨天,美国已有20多万人被传染,每天日增几万人,已有5000多人死亡。为何传播这么快?除政府重视程度、体制原因外,还有就是他们的见面礼节和习惯,加剧了病毒的传播。西方国家见面习惯握手、拥抱、亲脸颊,还有不戴口罩,把戴口罩的人当做病人受排斥。
反观中国虽已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但丝毫不能放松,其新增病例、无症状病例还存在,尤其面临的外来输入病例的压力还很大。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在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做好防控的同时,要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改变一些过去的习惯,坚持戴口罩,把见面握手的礼节,改为我国传统的拱手礼,这样不但减少病毒传播的途径,而且借机弘扬了我国传统的见面文化。
当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俗礼仪,例如日本人行鞠躬礼,美国人行招手礼,俄罗斯人行拥抱礼。握手礼是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民众的交往礼仪。但由于英国曾称霸世界,是“日不落帝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就像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语言一样,握手礼就成为世界通行的人际交往礼节。
没错,新冠肺炎病毒,主要由人的飞沫和接触传染,握手就是零距离的肉体接触。专家再三提醒人们不能近距离接触,外出办事,都要保持一定距离,更不要说握手,要把新冠肺炎病毒彻底隔绝闷死。
推广中国传统的拱手礼,不用握手接触他人,显然个防疫的好办法。因为拱手礼不要说两米可以表达问候,既是方圆十米之内也还可以互相展现彼此的善意,我们又何不藉此机会,将拱手礼大事宣传,推荐和弘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