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六年级的外孙女媛媛让我为她收集近两年下学期大考的语、数、英试卷,她要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以后自己“操练”,迎接6月23日—24日的正式大考。大考结束后,7月1日就开始放暑假了。由外孙女快放暑假,我不禁想到了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个暑假来。
我小时候的暑假一直是7月20日那天开始放的。放了暑假,大约花上两天时间就能全部完成语文、数学的暑假作业了。那时没有铅印的暑假作业本,暑假作业是老师用铁笔、蜡纸在钢板上刻写后油印的,语文、数学8K纸各三到四张,正反面印刷。接下来的每天上午在八九点钟里,我和伙伴们抢在大太阳来到之前割好两圆篮羊草、兔草,余下的时间就归我们“大闹天宫”了。
我们在队上的牛棚里玩。夏天的牛棚,四围的稻柴片子都卸除了,只剩下一个茅草顶,成了名副其实的“赤膊”牛棚。男孩子喜欢攀爬。我们抱住2号碗粗的柱子,双脚勾住,用力向上一蹬,脚上的力量就把人送上了第一层横杆。再抱住柱子,用同样的方法,人就在第二层横杆上了。在第二层横杆上坐着的不算本事,有本事的是整个人平躺在横杆上而不摔下去。本事顶大的是一点也不凭借什么,身体在横杆上自由翻身。横杆只有3号碗粗。
我们在马家或邱家或陶家的大竹园里玩。竹园里铺着厚厚的一层淡黄色的竹叶,发出阵阵清香,脚踩上去“沙沙”响。我们抓住相邻的两根大竹子,脚用力一蹬,人就兜底翻过去了,再一蹬,人又兜底翻过来了。我们比赛爬竿。谁最先爬到顶上,谁“哧溜”一下下来就有权伸出手刮每人5个响鼻。如果你站在离竹园五六十米远的地方看过来,一定会感觉竹园里似有一群小猴在玩耍。
我们只穿一个裤头光溜溜地在小河里玩。我们在小河里摸虾、摸螺蛳、摸蚌。虾是餐桌上常见的河鲜,但在小河里它们是很精灵的,又受着天气的影响,故一次能摸到一碗虾这样的几率很少,最是螺蛳和蚌每次下河后能摸到很多,以致第二天家里的饭桌上一碗炖螺蛳和一大碗咸菜烧蚌肉这两个菜是稳笃笃的。林生是我们一队伙伴中的“小鬼大王”。他把一块淡红色的八五砖“通”地扔到一个水域,大伙儿就扎猛子,谁先摸起那块八五砖其他伙伴就要把刚才摸到的虾全部交给谁。故胜者往往能有一大碗河虾的收获。
有时林生提议:“我们去‘大队什边’偷香瓜吧!”伙伴们“噢”地一齐响应。所谓“大队什边”,是大队里的一大片低洼地,上面种满了蔬菜、瓜果。我们一队伙伴起先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大队什边”奔去。待距花皮香瓜地三四百米时,只听林生一声令下:“猫腰!”大家立即像弯背老公公一样一脚一脚跨向目的地。近了,近了,更近了……30米,20米,10米……“冲!”林生压低声音,右手用力一挥。我们一队人像离弦的箭,扑向花皮香瓜。“抓小鬼——抓小鬼——小赤佬――”突然从“大队什边”的农具屋里冲出四五个半百出头的汉子,为首的是那个身材短短的阿六队长。不好,我们被发现了!“逃!”自然又是林生一声令下。我们赶紧撤退。在逃到渠道旁的一个浜兜那里,只见林生停住脚,用力把香瓜“扑通——扑通——”扔到河里,再是人一个打挺,“通”一声跳了下去。我们见状,纷纷学着林生的样子。一会儿,我们一伙人已经游到了小河的中心,自然香瓜浮在河面,荡漾着也像一个个小孩的脑袋。追逐我们的汉子只能在岸上朝我们直跺脚,干瞪眼。
儿时的暑假,对我们而言就是玩。岸上玩到水里,水里玩到岸上,是多么开心啊!看看现在孩子的暑假,是这个培训班学到那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学到这个培训班,苦不堪言。家长还振振有词地说:“不让孩子浪费时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却要大声地对他们说:“家长们,你们这样使劲,倒是在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多么希望现在的孩子暑假里也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自由自在地玩玩啊!
作者:马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