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街(也叫回民街)很多小吃摊贩,各种土产果脯、核桃、红枣、山楂片、无花果等等和西安小吃,手工艺纪念品、贵州黎平侗族,苗族,广西民族银头饰,回民餐食等等琳琅满目,皮影戏、土壎等等。最出名的是羊肉馍。喝了一杯榨石榴汁,西安盛产石榴、猕猴桃和柿子。
回民街小吃有一种糍粑很多人穿着白衣黑裤头戴白帽子在拿着工具类似镐头的木槌在捶打一大团的糯米糊,一边有节奏在呼喊好像是歌谣,看起来糯米糊很稠黏还蛮黐的,用力千锤百炼后用剪刀剪成小块撒上花生碎和黑糖蘸着吃,就像吃糍粑,据说这是贵州糍粑。绿豆糕、炒凉粉、胡辣羊蹄、麻酱凉皮、新疆红柳烤羊肉、铁板烧豆腐、牛肉饸饹面、香辣羊蹄、蜜汁桂花糕、馕、脆皮香蕉(pisang goreng)、很多售卖竹筒米糕(putu bambu),回民妇女装扮就和南洋的相同。通往西域的枢纽驿站也从这儿西出阳关,唐代玄奘当年就是从这儿出发前往印度取经的。回民到了祈祷时间也和南洋相同,信徒们到清真寺先要洗脸、手、和脚,头戴白色圆筒宋谷帽songkok,他们穿着回民服装,与南洋唯一不相同的是很少看到穿筒裙(sarung)的。
西安第二天早,游览车赴东线临潼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三个俑坑,看了铜车马展厅;参观了千古之谜——秦始皇陵地宫。秦陵地宫位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侧,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通高25.7米,其中地下8.7米,秦陵地宫分为上下两层,以横剖纵贯的手法,总体再现了秦始皇帝陵陵园地貌和地宫。在上层地貌展厅,游人可一瞻当年陵冢巍巍矗高,内外城墙壁垒,建筑金碧辉煌,气势壮观的秦陵陵园,从幽谜恐怖的墓道进入底层,使可身临“秦陵地宫”之中,一睹“千古之谜”的谜底。
地宫全面再现了2000年前秦始皇征发徭役70余万,历时38载,“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珍异宝”、“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所有穿近者辄射之”、以及“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的历史记载和秦始皇“头枕金,脚踏银”的民间传说。在地宫底部的的秦代版图上,秦始皇躺卧的龙舟棺椁荡浮在水银灌输的长江、黄河之间,地宫顶部是日月星辰交替运行的苍穹天象,在人鱼灯的烛光中,地宫四周重现了嬴政登基、横扫六合、始皇出巡、秦宫宴乐之盛况。中外游人在这里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隔天早赴西线游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墓——干陵。观无字碑。碑侧线刻龙纹,碑首刻有八条螭龙相绕,碑面无字。
下午游览大慈恩寺及大雁塔。玄奘法师自天竺国归来为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慈恩寺”。寺内大雁塔是为了保存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建造的,初建为五层,砖表土心,完全按照印度的形式建造。到武则天时塔毁重修,开始摆脱了印度佛塔的窠臼,气势雄伟,汉民族特色显著,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杰作,也是唐代长安城的重要建筑标志。大雁塔基座南侧镶嵌有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为唐代书法褚遂良所书,字体清秀潇洒,为唐代名碑。四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说是出自唐代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返回荣民国际饭店途中路过碑林,我要求独自下去参访,团长也允许我下去参观,由马老师陪伴找到了地点,买了入门券人民币75元,时间剩下一个小时就要闭馆了,另外要了一名讲解员讲解费用100元,可以大略浏览。碑林是孔庙旧址,古朴、肃穆、庄严,反映着孔庙昔日的壮观和辉煌。碑林两个字是由林则徐亲笔题写,为了书法艺术讲求对称故碑林字右上少了一撇。原来在碑帖的笔画与汉字教学稍不相同是为了讲求对称、避讳等而致。内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石刻艺术室,六个墓志陈列廊和四个临时展览室,珍藏从秦汉至明清各个时代的碑刻,是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是中华书法艺术殿堂,石刻艺术的宝库。分为碑林部;陵墓石刻部和佛教造像部三个部分。书法名碑有汉《曹全碑》、前秦《广武将军碑》、唐《集王圣教序》、以及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等书法大师的杰作,并藏有《开成石经》等石刻文献。
最后一天参访原定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因为时间不太充足,配合高铁时间行程就临时更改去西安城墙。城墙是长安历史文明最为宏伟,最为鲜明的地标性古代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600多年的生命,足以让城墙青砖穿透现代社会的绚丽,成为凝固的历史色彩。整座城有四个城门,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登上城墙上面绕一圈全长13.74公里,城墙上宽可一起行四辆汽车的宽度。城墙上有宇墙垛墙和悬眼。建在城顶内沿的叫宇墙,又叫女墙;建在城顶外沿的女墙叫垛墙;女墙之下的射击孔,外方内圆,高约八寸叫悬眼。下边是瓮城,古代用来杀敌所用,都是防御措施。参观了古城墙也就结束了这趟古都之旅,大家乘游览车前往西安北站乘高铁返回北京,结束了西安之旅。(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