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综合讯)美国第二季度GDP下降幅度虽大,却也不算突出,甚至优于此前美国国内金融机构的预期。
比起GDP数据,失业率以及背后的政治争夺更值得关注,处理不好会是波及经济和政治的大麻烦。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滑32.9%。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大小媒体、自媒体。
然而,这是一个来源真实、数据可靠的“假新闻”。没有雪崩、崩盘,只有季度GDP计算方式引起的误解。
GDP计算方式大不同
各国季度GDP增速的计算方式不同,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同比增速,就是今年这一季度数据较去年这一季度数据的增速。
第二种是环比增速,就是这个季度的数据较上一季度的数据的增速。
大多数国家都同时计算和公布同比和环比,一般而言,同比增速更受关注一些。
第三种计算方法比较“特色”,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使用的环比折年率增速。简单讲,就是环比增速乘以四。各家媒体翻译为“年化”、“折年率”等等,不太严谨。
同比和环比都好理解,美国官方统计部门其实也计算同比和环比,但是公布的口径就是那么“任性”。那么,“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就是环比下滑8.23%。通过美国统计局的网站可以用季度GDP值计算同比,结果是下降9%。
这个下降幅度大不大?从美国1947年开始统计GDP数据算起,这个单季度同比下降幅度可能是最高的,此前最高纪录为8.5%,就算最终统计计算的结果是新纪录也高不到哪里去。至于说什么“百年最高降幅”、“超过大萧条时代”,看看就可以了。
一百年前还没有这套GDP统计和计算系统,无从精确地量化比较。
不必对美国GDP骤降感到“喜大普奔”
这个数据实际上好于此前的预期。5月份,摩根大通、西太平洋银行等各大机构的预测数据是下降40%左右,而美联储曾经给出过下降53%的悲观预期。当时国内的解读是“美国GDP腰斩”,也是“乘以四”带来的喜感。
关于GDP有一个常识应该了解一下,正常情况下GDP的70%左右是基础需求产出的,也就是所谓“刚需”。“腰斩”、“暴跌三分之一”在和平时代并不多见。
当然,环比下降8.23%、同比下降9%的疑似破纪录,不是好成绩,却也不是“全班最差”。俄罗斯、德国的预测是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0%,高于美国。法国的情况可能更糟,环比下降20%。
因此,美国第二季度GDP下降幅度虽大,却也不算突出,甚至优于此前美国国内金融机构的预期。因此,美国商务部的消息出来后,美国股指只是略有下挫,算是对“靴子落地”的一点反应。华尔街的大佬们不会忘记“除以四”的。
如此可疑的数据,搞得国内部分媒体“普大喜奔”,是个心态问题。还是要强调经济分析要坚持客观的立场、科学的方法,不希望别人唱衰中国,就别唱衰别人——而且唱是唱不衰的。
比GDP骤降更严重的是?
当然,美国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可低估,真正的麻烦才刚开始。
比起GDP数据,失业率以及背后的政治争夺更值得关注,处理不好会是波及经济和政治的大麻烦。
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至7月18日当周,失业救济申请人数近4个月来首次上升,至7月25日当周失业救济申请人数将再次上升。与此同时,两党在失业救济方案调整上出现分歧。
在上轮一刺激措施中,联邦政府提供了每周600美元的联邦失业救济金。不过这部分补贴即将于7月31日到期,后续方案成了争论的焦点。选举年的特殊时期,又让此次失业救济金方案严重政治化。
共和党认为,联邦救济加各州的补贴,很多人的工作收入还不如吃补贴。这造成了一部分职工主动辞职,吃起了“低保”。对此,共和党提出的新方案是每周的联邦失业救济金还会继续发放,但是10月前金额砍掉三分之二,变为每周200美元。从10月开始,这部分补贴按照申领者失业前工资的70%发放。
共和党的方案是从执政的角度出发,缓解财政压力,和尽快推动复工。特朗普连任需要尽快复工带来的经济业绩,否则很可能被赶出白宫。
民主党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主张,他们不仅要求保留现有的补贴额度,而且要求每人每周增加100美元。低保人群是民主党的主要票仓,民主党的要求显然是出于党派利益的角度考虑。而且民主党阵营对复工问题始终强势阻挠,意在大选年保持低保人群的数量增加,以保证票仓的水位。
党争影响了两党的政策,那么从实际出发,哪一方的主张更符合现实需求呢?可以从经济数据中得到答案。
第二季度美国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都大幅增加。
这意味着,大量补贴不是用于保障基础民生,而是进入了银行储蓄。确实有加速复工的必要。否则,疫情之后美国将会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这才是疫情对美国经济最大冲击。